索 引 号:NF0001/2022-20879
发文机关: 南丰县政府办公室
文 号:
文件有效性:有效
成文日期: 2022-01-21
南丰县202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由南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制完成本报告。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1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南丰县政府门户网站下载。如对本报告有疑问、意见,请与南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地址:南丰县行政大厦2楼,邮编:344500,联系电话:0794-3226111,邮箱nfxzfb@126.com)。
一、总体情况
2021年度,我县政务公开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系列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持续加大公开力度,增加公开深度,提高公开精度,助力“五型”政府建设和“四最”营商环境打造,以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为实现全年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2021年度,我县共发布政务公开信息8922条,按公开渠道分,通过政府网站主动公开信息4662条,其中,县本级发布信息1353条,县直各单位、乡镇(社区)发布信息3309条;通过政务新媒体发布信息4260条(其中,微信公众号3582条,新浪微博161条,抖音497条,其他政务新媒体20条),办理依申请公开5件,其中网上受理4件,信件受理1件,已全部办结,办理中对依申请提供的政府信息未收取任何费用。
(一)不断加强政策解读和回应关切实效
1.推进政策文件精准解读。今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科技创新、减税降费、普惠金融、扩大内需和有效投资、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基本民生保障、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等社会关切的重大政策,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组织开展政策解读,做好本地区、本领域“十四五”规划和专项规划、空间规划、区域规划的发布和解读工作,共发布相关政策及解读422条,有力促进政策落地见效。
2.增强回应社会关切实效。统筹12345热线电话、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电话、领导信箱和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线上线下互动渠道,整合回应资源,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办理流程,提高联系群众、解读政策和回应诉求的能力。健全完善政务舆情常态化处置回应机制,密切关注涉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济金融、工资拖欠、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医疗养老、安全生产、困难群众生活等方面的舆情并及时作出回应,助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县政府门户网站就收到留言55条,办结留言55条,公开答复55条,发布征集调查17期,搜集意见21条。
(二)提升重点领域政务公开成效
1.做好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制定了完善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列明决策事项、承办部门、决策时间等信息,并主动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意见,接受社会监督,推进决策过程公开,扩大公众参与。
2.做好市场监管和执法领域信息公开。以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为目标,根据市场主体的信息资源需求,做好市场监管规则和标准的梳理、汇总和公开,及时公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的落实举措,严格落实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明确公开内容的采集、审核、发布职责,规范公开内容的标准、格式,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信息。
3.做好生态环境领域信息公开。重点围绕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质量等内容,持续加大信息公开和解读力度,主动公开“河湖长制”工作落实情况,强化农村污水治理等专项行动信息公开。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公开全县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和“双随机”抽查信息。
4.做好财政领域信息公开。进一步扩大预决算公开范围,推进部门所属单位预算、决算及相关报表公开。加大预算绩效信息公开力度。2021年度各单位预算、决算及相关报表总计公开120余条。同时,依法公开政府集中采购的目录、标准、公告、中标及成交公示等信息。通过集中统一平台,随同预决算公开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等信息。及时公布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的分配、下达和使用管理情况。加大惠民惠农资金发放信息的公开力度。
5.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公开。我县严格按照疫情防控信息发布要求,重点围绕散发新冠肺炎疫情、隔离管控、精准防控、冷链运输、流调溯源、疫苗使用、假期人员流动等发布权威信息,共发布疫情防控信息200余条,及时公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回应社会关切问题,全面公开公共卫生监督检查情况,大力开展健康科普宣传。
(三)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1.动态更新政务公开标准目录。根据《江西省统一行政权力清单(2020年本)》,对26个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的公开事项各要素进行梳理和简化,设置了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专题栏目,做好标准目录所列公开事项和具体公开内容的联动展示,方便公众通过标准目录进行信息检索和查阅。
2.强化政务公开专区和窗口服务能力建设。政务服务中心现有40个具有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的机构入驻,设置有148个服务窗口,可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1222项。进一步加大县本级政务服务大厅和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政务公开专区建设力度,坚持“专区姓专,高效便民”的原则,融合线上线下政务公开和服务,完善优化政务公开专区功能。在做好政府信息查阅、依申请公开受理、窗口办理、意见收集反馈等常规服务外,开设了“一件事一次办”专窗和政策咨询综合服务窗口,及时准确地为企业、群众提供“一号答”、“一站式”的政策咨询服务。全年服务大厅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办件量20000余件,为40000余人次提供延时错时预约服务模式。
(四)紧扣深入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健全制度规范。
1.做好政务信息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政务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对照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行政法规库的国家正式版本,更新完善本县政府网站上的行政法规文本,通过政府网站信息公开专栏进行集中公开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方便公众查询使用。县政府网站共转发和发布了144条规范性文件,并配套有相关的政策解读。
2.不断提高依申请公开工作成效。在县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中,列明了依申请公开的收费标准、办理流程,加强对依申请公开的规范管理,保障依申请人的合理信息需求。2021年度,共办理依申请公开5件。
3.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今年以来,关停了10家开设不合理、不规范的政务新媒体,清理了41个阶段性微信工作群。对拟新增的政务新媒体等政务公开平台实行先审批后开设的原则,进一步规范了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
(五)强化政务公开工作保障和监督指导
1.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鉴于换届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了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了主要领导亲自主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政府办系统全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县政府办严格按照要求向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汇报了当年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2.加强培训指导。为进一步提高全县政务公开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举办政务公开工作业务培训2场,2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组织收听收看了全市政务公开工作推进会暨培训会,有效提升了政务公开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更好的服务公众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监督检查。目前已经下发政务公开相关工作通报4期。加强了监督检查,对第三方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形成工作台账,反馈给相关责任单位,督促其按期整改,对整改完成的工作不定期抽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0 | 0 | 0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24 | 0 | 24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57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20 | ||
行政强制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0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 企业 | 科研 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5 | 5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4 | 4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1 | 0 | 0 | 0 | 0 | 0 | 1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
2.重复申请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
(六)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
3.其他 | |||||||||
(七)总计 | 5 | 0 | 0 | 0 | 0 | 0 | 5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结果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
0 | 6 | 1 | 0 | 7 | 2 | 0 | 0 | 0 | 2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是少数单位信息更新不及时。部分单位发布的相关文件不够及时,存在文件出台后延期公开的情况。二是政府信息公开还需更加深化,信息公开还不够全面。三是政策解读形式还不够丰富多样。大部分政策文件以文字解读为主,缺乏图文解读、专家解读、视频解读等。四是政务公开工作人员不够专业。大部分单位政务公开工作人员以兼职为主,缺乏专职工作人员。
下一步改进措施。1.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推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系列决策部署,做好“六稳六保”、民生实事、财政金融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不断提升信息公开深度、广度,确保政府权力公开透明运行。2.加强政策解读和舆情引导。全面公开、深入解读相关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和工作成效,确保政策内涵透明、信号清晰,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不断创新解读方式,用通俗易懂的图文方式,让民众了解国家、省、市、县相关政策。3.继续加强政务公开业务培训。加强与市政府办的沟通联系,通过现场培训和线上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不断提升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整体工作水平,促进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更加规范、更加高效。4.扎实做好政务公开常态化监督考核。进一步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加强对各乡镇、各部门政务公开工作的日常督促检查及通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改进工作,严格落实政务公开考核制度。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